名導David Fincher帶來新作「社群網戰」(The Social Network),故事主人翁瞄準全球當紅的社群網站Facebook創辦人,講述這個傳奇年輕人的創業故事。不論你是不是臉書愛好者,電影劇本的機智、導演電影語言的使用,以及創業故事之外更多的意在言外;都值得你注意本片。

「社群網戰」從預告片到電影不到20分鐘的開場,音樂的使用就引人耳目一新。主題曲「CREEP」緊密扣合主人翁Mark Zuckerberg的角色印象,歌詞多少也呼應電影欲展現的角色心底欲望。而一段緊跟Mark走回宿舍的長長路程段落,環境電子配樂的使用,支持了這是一個與網路社群有關的故事,虛擬、迷幻,甚至可能是孤獨地。更重要地是,Mark從人際的挫折到開啟版圖大業,似乎也就在這段回宿舍的長長路程中開始轉變;迷幻的電子音樂,也成了開啟這個傳奇故事的氣氛前奏。

整部電影的節奏快速,成了電影鮮明的色彩。David Fincher用如此快速的故事展演,除了讓電影絕無冷場外,也變成故事主人翁們個人特質、身處環境氣氛的最好註腳。於是,我們可以感受到哈佛名校裡存在著一群競爭力絕對強者的天才;感受到傳奇般的科技業裡,分秒必爭的網路擴散、價值嘖人的天價起伏……這是一般平民老百姓難以企及的生活體驗,是電影開啟如同窺探另一個世界的可能。

電影能有如此明快的節奏,劇本編寫功不可沒。編劇Aaron Benjamin Sorkin寫出快速、機智的對白,讓這群年輕強者角色們,展現出其跳躍式的天才思考。故事敘事包含倒敘、插敘,過去與現在交錯,前塵往事的信任與今日眼前的背叛對立,讓這個簡單的訴訟式事件或傳記型故事,變得活潑而不無聊,甚至有些今非昔比的喟嘆。

此部電影取材自Ben Mezrich的小說,此書則又是依據當事者及蒐集的資料撰寫而成(然而,並沒有取得主人翁Mark的訪問及證實)。因此,多數看完電影的人多半會質疑電影裡描寫的事件及人物特性,是否屬實?畢竟,這部電影如同傳記式,高度指涉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時地物。也因此,觀眾們對於人物誰是誰非就有更歧異的看法;或者批評來是質疑原著資料來源的公正度,或者是批評演員演技不夠到味、明確,以致大家無法取得誰是好人、誰是壞人的一致性看法。

然而,筆者大致認為編劇、導演及演員,正好是做出嘗試讓整部電影的角色們,盡量不是簡單地非黑即白,每個角色似乎都有其可憐但也可惡之處。Winklevoss兄弟,可以說他們優雅誠信,或者是被騙的受害者,但也可似乎有諷刺貴族式自以為是的自尊作祟;Eduardo看來信任好友卻被騙,但電影也呈現出Eduardo在後期發展上,似乎畢竟能力欠佳或者在發展上經驗還是比不上如Sean。如果電影還是讓觀眾覺得將其美化,至少電影主線保持在以Eduardo主敘事觀點上,明明白白地就是揭示了這個控告事件就是我Eduardo說的。而主角Mark看來背叛無信,但電影似乎又想加諸其孤獨,只是想交朋友或吸引人注意的使之同情形象。然而,每個事件卻也還是直指他似乎也不只是如此地單純,畢竟傷害、背叛,似乎真實存在;讓人思考電影究竟是在美化?還是醜化?男主角的演出,看來讓人摸不清其角色想法,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什麼?金錢?愛情?自尊?而這個角色又值不值得觀眾認同?

然而,這樣是不是其實更接近真實人生每個行動與抉擇的狀態呢?很多時候,人類的作為很難說是明確存有善心或惡念,可能是基於人性的洩漏、或者就是瞬間價值選擇的不同,造成不同的行動。究竟要從動機還是成果來論是非?並且,電影幾乎沒有主角的心聲式口白,觀眾看到的就是一個又一個事件被人述說成影像,於是電影就如同對簿公堂時各方呈現證據、證詞。而我們這些觀眾如同陪審團,在觀影時自動想要尋找認同的心理狀態時,不同的觀眾看到了不同性格的呈現,對同樣的角色有極其不同的評價。

然而,筆者個人認為這樣的歧異模糊是好的,比起善惡功過好像都能一刀劃開,電影呈現的曖昧性開啟了更多討論的可能及趣味。以及,似乎更加貼近真實人生中,我們常常是難以置喙、無法明斷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